时间:2020-07-12
前 言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已成为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常用的手术方式,现在常用的手术术式有Nissen胃底折叠术、Toupet胃底折叠术、Dor胃底折叠术。这3种术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都有很好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弊端,有些患者会在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继而引起呕吐、气体嗝逆,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甚至有的患者会对手术效果存疑,这也是抗反流外科医生们经常面对的难题。为什么患者会在胃底折叠术后出现吞咽困难这种情况呢?出现吞咽困难该怎么办呢?
吞咽困难及其导致的嗳气是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后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 手术对胃底、食道产生刺激,导致胃底、食管水肿,引起暂时性吞咽困难;
➤➤ 长期胃食管反流病导致患者已经适应贲门口松弛状态,术后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后不适应,会觉得吞咽困难;
➤➤ 患者病史较长,食管黏膜长期损伤会引起瘢痕和狭窄,从而降低食管的运动能力。因此术前存在食管蠕动减弱的病人,术后易出现吞咽困难;
➤➤ 术前合并焦虑症的患者也会有吞咽困难的表现和感受。
➤➤ 术后早期饮食以流食为主,如稀粥、汤、牛奶、酸奶等食物。
➤➤ 术后24小时左右,建议患者多下床活动,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术后1个月开始进半流食、软流食,如面条。
➤➤ 3个月以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由于手术的刺激和手术后不适应引起的暂时性吞咽困难,将随着病程延长,胃底、食管水肿症状缓解而逐渐消失,一般在术后3-6个月自然缓解。
保守治疗
内镜治疗
再次治疗
总 结
吞咽困难是食管裂孔疝患者在食管裂孔修补+胃底折叠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术后轻度的吞咽困难,经消肿药物保守治疗可缓解。保守治疗1周后无效,可以通过胃镜下扩张(探条/球囊扩张)来治疗,效果明显。而对于胃镜下扩张失败的患者,需再次通过改变胃底折叠方式来治疗。
(★★本文转发自“格德学苑”公众号,文章内容来自“格德学苑”,略有改动。原标题:《胃底折叠术后,发现吞咽困难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