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5
酸蚀症,又称牙侵蚀症,是指在没有细菌参与的情况下,因牙齿表面接触酸或酸酐而造成的慢性、牙体硬组织丧失的一种牙科疾病。
在上个世纪,酸蚀症妥妥的算是一种职业病,主要出现在长期与酸雾或酸酐接触的工作人员中(从事化工、电池、电镀、化肥等工业)。随着劳动条件的改善,职业性的酸蚀症已明显减少,但近几十年来,酸蚀症的发病率反倒是有增无减。造成这种局面的,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摄取酸性食物及药物的几率大大增加。包括食用醋、红酒、果汁(柠檬汁、桔子汁)、碳酸饮料(可乐)等均能引起酸蚀症,特别是睡前饮用这些饮料更易引起严重的酸蚀症;服用补铁剂、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药物也可以造成酸蚀症。
另一种原因就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的增加。
《国际儿童牙科学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有哮喘症的儿童较容易发生牙齿酸蚀症。而哮喘是胃食管反流病常见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因此当孩子出现哮喘又存在酸蚀症的时候,家长应该考虑到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
胃食管反流病所致的酸蚀症,可造成前牙舌腭面及后牙的牙合面和舌腭面酸蚀表现,有时呈小点状凹陷。
早期通常无自觉症状,随着损害的加深,牙齿开始感觉发木、发酸,对冷、热和酸刺激敏感;继发牙髓病变可出现牙齿阵发痛、自发痛、冷热刺激痛、疼痛不能定位、咬合痛;还可伴有牙龈出血、牙齿咀嚼无力、味觉减退,甚至出现牙折。对患者的咀嚼功能、面形美观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啊,当你或你的家人“蛀牙”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别单纯的以为就是没好好刷牙,应该去看看是不是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酸蚀症。
往期回顾
文章来源:反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