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共享平台

食管pH监测——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常用检查

作者:反流中国

时间:2019-11-10

  

食管pH监测,就是监测食管酸碱值的检查,即将一种特殊探头放置在食管下括约肌上方5厘米处,对24小时中食管内pH值的变化进行记录,从而观察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情况以及昼夜、进餐、体位、睡眠等变化,特别是胃食管反流与症状发生之间的关系,并可评估抑酸治疗的疗效,这项检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监测酸反流的方法。

 

 

食管pH监测适用以下情况

1、具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如反酸、烧心等,但内镜检查正常,拟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当患者反流症状较重、常规抑酸疗效不满意。

2、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诊断,包括:非心源性胸痛;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哮喘、反复吸入性肺炎、不明原因肺间质纤维化等);咽喉症状(咽部异物感、声嘶等);其他不典型消化症状(吞咽困难、嗳气、上腹痛等)。

3、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4、药物治疗、抗反流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估。

5、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功能性烧心的鉴别诊断。

6、评估早产儿、婴幼儿下食管括约肌发育情况。

食管pH监测是这样做的

  • 检查前禁食至少8小时;

  • 若检查前在服药,则需要停用抑制胃酸药、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3天以上,停用抑酸药至少1周以上(但若检测抑酸药治疗后症状与反流的关系,则可不停用抑酸药);

  • 确定pH电极被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后,将导管固定于鼻翼部,将参比电极固定于胸前导管的另一端与便携式记录设备相连接,使pH记录仪进入记录状态;

  • 受试者可以在记录仪连接完成后离开检查室回家,进行日常的活动及进餐(不能进食酸性或碱性的食物、饮料);

  • 在检查过程中应做好这些时间点的记录:进餐的起止时间(三餐),睡眠(卧床)和起床的时间,症状(如反酸、烧心或胸痛等)出现的起止时间,并在记录仪上按压信号钮做标记;

  • 24小时后返院拔出导管和电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食管内pH值<4的时间所占百分比(总酸暴露时间),是区别生理性反流和病理性反流的最有用的测量指标。此外还可分析pH值<4的次数(酸暴露频率)、持续5分钟以上的反流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

据研究分析,在Barrett食管、反流性食管炎及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单纯的24小时食管pH监测就能测得病理性酸反流的比例分别为93%、75%及45%,因此食管pH监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应用以来,曾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后来发现,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中,食管pH监测也具有其局限性。

 

首先,这项检查具有侵入性,需将带有电极的导管经鼻引入食管,给患者带来不适及咽喉部异物感。很多患者会因为不适而刻意减少日常活动,或者调整饮食习惯,从而降低了该检查的阳性率。

其次,在胃食管反流病形成的机制中,弱酸(pH4~7)和非酸(pH>7)反流也起着重要作用,而食管24小时pH监测无法识别这部分反流。

另外,对于症状非持续存在的患者,在检查期间即监测的24小时内,可能处于无症状期,故监测结果为阴性。

这种情况下,延长监测时间至48小时或采用Bravo胶囊监测,可以提高反流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关于Bravo胶囊

Bravo胶囊呈椭圆形,长度为25毫米左右,可以测量pH变化。将胶囊通过胃镜固定于食管粘膜上,利用生物遥测技术,将记录到的pH数据以无线方式传输到受试者腰间的接收器上,因而无电极留置。这样不会给患者带来行动和饮食上的限制,提高了患者检测时的舒适度及依从性,可以监测更长时间(48小时,最长可达96小时),其所记录的数据亦更可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酸反流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但Bravo胶囊检测同样存在局限性,如价格昂贵、放置后有脱落的风险、会出现胸痛的并发症等,所以在初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仍可选择使用导管式食管pH监测。当然,如果采用pH联合阻抗监测则可以更大的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率

胃食管反流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