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共享平台

都是反流惹的祸——胸痛30年,反酸烧心7年,原因竟是……

作者:转载微信格德学苑

时间:2020-02-16

  

专家序言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30年? 一个常见病竟然辗转这么多京城大医院达30年都没有诊断出来,这并不是天方夜谭,在火箭军总医院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类似的病例比比皆是,这恰恰说明了在中国大家对该病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我希望通过一个个误诊案例能唤起广大医务人员对该病的重视。

吴继敏教授

胃食管外科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导读

 

他,清华大学毕业,文革后的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而立之年,本应专心钻研学术,以求报效祖国,却在异国他乡因胸痛难忍,常常夜不能寐,但不知何因!

他,勤勤恳恳工作,为中国印刷行业立下汗马功劳,退休以后,本应享受生活,颐养天年时,却被反酸、烧心所困,食不下咽,暴瘦30斤,但不知所措!

 

这一切,竟都是胃食管反流病惹的祸!

这个常常被人忽视的消化系统“小病”竟能让人如此痛不欲生,求医无门?

让我们一起走进沈老先生的求医之路,看看这“小病”有什么“大本事”?我们又能怎么“打败它”!

 

病例故事

 

198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沈老先生作为国内文革后的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做访问学者。那时候,沈老30多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有时会出现胸腔疼的症状,“像扎一样”,而且这种胸痛经常在凌晨四五点钟发作,非常影响休息。但因为那个时候研究学习任务繁重,发作也不多,就并没有引起沈老的重视。然而,在他回国后,这种“胸痛”发作的越来越频繁,沈老随即前往协和医院,阜外医院等权威院所做了心脏方面的检查,却都没查出胸痛的原因,心脏并未发现异常。就这样,沈老的“胸痛”持续了数十年,就是找不到原因,也不知如何缓解。

 

然而,旧病未愈,新病又来。大约七年前,已经退休的沈老又出现了反酸、烧心等症状,并且日益严重消瘦,从150多斤锐减到120多斤。这可吓坏了他,难不成自己得“癌”了?沈老开始四处检查,寻医问药,却始终一无所获。辗转之间,终于一次在消化科做过胃镜之后,医生告诉沈老他这应该是胃食管反流病,胃里面的东西反流到食管了,使得食管都发了炎,要吃药治疗。这一次,在终于对症用上药后,沈老慢慢觉得自己“好多了”,反酸、烧心的症状都得到了缓解。但毕竟“是药三分毒”,虽然大夫告诫他要长期服用,这药他也吃的断断续续,就这样时好时坏的又过了好几年。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那时候沈老治疗反酸的药已经一天都不能停了,停一天就会“非常非常痛苦,怎么都不舒服,心情非常不好,特别难受”,就算担心会有副作用也只能吃药。后来,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医生通过胸部CT发现沈老的“胃跑到胸部去了”,是典型的食管裂孔疝,要手术治疗。这一下让沈老紧张了起来,胃怎么还能自己乱跑呢?多年的科研工作经历使沈老养成了“追本溯源”的习惯,他立刻上网查询“食管裂孔疝”相关的资料,也想找到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来做手术。就是这个时候,沈老找到了真正能解决缠绕自己30余年病痛的“贵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原火箭军总医院)胃食管外科的吴继敏教授。沈老查到,这是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专科,吴继敏主任是此领域的顶尖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做的食管裂孔疝手术数量在全国是最多的且评价非常好,于是沈老当即决定去这里进行手术。

2018年10月26日,沈老去了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反流病科吴继敏主任的门诊。当时,沈老是本着治疗“食管裂孔疝”的目的去的,吴主任在询问病情后,又建议沈老进行了包括测酸,造影等一系列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吴主任告诉沈老,他的病主要有2个方面,一个是食管裂孔疝,另外一个就是贲门的松动,导致胃的“大门关不住了”,引起了反流,导致了反酸、烧心等症状,且他长年的胸痛也可能与此相关,并提出了治疗方案。因为沈老那时已经在网上自学了吴主任所有的关于胃食管反流病和食管裂孔疝的科普文章和视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对吴主任的诊断百分百的信任,并且对自己疾病的治愈报有了更大信心。

就这样,在12月2日,吴继敏主任和纪涛医生给沈老进行了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胃底折叠术。手术的效果非常好,恢复的也很快,术后第二天,他就能下地自己上厕所,第三天生活就基本可以自理。在住院那些天,沈先生时常在病区散步活动,他仔细看了宣传栏中当年汪忠镐院士创建胃食管反流病专科的传奇故事,深受感动,体会到了汪院士同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过切肤之痛之后不畏困难,创立专科,培养人才,立志提高国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水平的决心,这种精神实在让人敬佩。沈老在术后的第五天就出院了,在出院前,他的主治医师纪涛对他进行了很细致的出院事项的叮嘱,沈老一直以来都非常听医生的话,严格的遵照纪医生说的注意事项执行,到现在手术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恢复的特别好,反酸烧心的症状消失了,吃东西也没有“卡住”的情况,也能停药了,“真是挺神的”。

吴继敏主任查房时与术后沈老合影(图片来源于格德学苑公众号)

沈老对他这次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反流病科治疗经历有很多感触。他亲身感受到由吴主任带领团队,继承了汪忠镐院士开创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事业,继承了汪院士治学行医的思想,不仅医术精湛,更重要的是对患者诚信善良充满爱心,成为广大患者信得过的好医生。他还认为吴主任带领的医护团队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很系统的诊疗流程,各种胃食管反流检查仪器装备齐全,患者病情能更快更准的确诊,每位住院患者的治疗方案,都由吴继敏主任亲自召开科室会议确定;护士们护理的也很专业,照顾病人无微不至细心叮嘱。

沈老出院后与吴继敏主任和纪涛医生的聊天记录(图片来源于格德学苑公众号)
让沈老还深受感动的是在住院期间感受到的医生的认真负责和对病人的关怀备至,这种关怀甚至还延伸到了他们出院以后。吴继敏主任和纪涛医生都加了患者的微信,有任何问题都可随时咨询,纪医生为了方便大家,还建立了他的患者微信交流群,有200多人,沈老也是其中一员。病友们可以在群里讨论病情,纪医生也会在工作之余很耐心的进行回复,有时甚至回答问题到晚上十一点多,医患关系十分融洽。
 
                ——以上内容整理自患者专访
 

医生访谈

 

为了对患者患者沈先生的情况有更深入且细致的了解,我们特意采访了患者的主治医生——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的纪涛医生,下面看看主治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问:此次病例的患者是什么时候来院就诊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2018年来院就诊的;胸痛症状已持续34年,反酸、烧心症状发生于大概7年前。

 

 
 
 

问:患者都进行了哪些检查?

先后在协和医院、阜外医院等医院进行冠心病相关检查均无异常,后经世纪坛医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食管裂孔疝,在火箭军总医院胃食管外科进行了上消化道造影检查、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内镜检查。

 

 
 
 

问:患者都做了哪些治疗?

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入院后,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伴食管裂孔疝,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Dor胃底折叠术

 

 
 
 

问:患者经介绍来到火箭军医院治疗,是否有所疑虑?

没有疑虑,是患者在世纪坛医院的主治医生推荐来院就诊的,也自行了解过火箭军医院是有综合科室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就诊原因是长期服药,患者本人不愿意再服药了,想彻底根治,因患者患有食管裂孔疝适应症也适合手术。

 

 
 
 

问:患者有三十余年胸痛,如何区分患者是有冠心病引起的还是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

1.从治疗疗效来看:

冠心病胸痛是心肌缺血所致,诱因有劳累,情绪激动,发作时通过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中成药救心丸可缓解症状,平时治疗可口服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可减少发作机会,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无效;但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是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引起,服用这些药物特别是阿司匹林会加重反流,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好

2.从持续时间来看:

冠心病引起的痛感持续时间是几分钟或者几秒钟,一般不会大于15分钟;若大于20分钟,考虑心梗可能。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其临床表现包括胸痛、食管症候群和其他食管外表现。其疼痛多呈烧灼样痛,也可呈针刺样痛或钝痛,疼痛与进食不当、平卧或坐位、弯腰等有关,起立、饮水或服用抑酸药后能使胸痛逐渐缓解。胸痛常伴有反酸、烧心、夜间反流、腹胀、嗳气等食管症候群。部分患者以鼻塞、流涕、打喷嚏、耳痒,耳聋、咽部异物感、咳嗽、喘息、胸闷等食管外表现为主要症状。
心源性胸痛,指冠状动脉痉挛、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或坏死,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胸痛部位位于胸骨中下段,呈压榨样闷痛、绞痛、钝痛,常向左侧肩背部、颈部、上肢、下颌放射。常伴有胸闷、心悸、发热,严重时有循环灌流不足表现。胸痛发作时常有心电图、心肌酶学、心脏超声变化,冠脉造影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血管解剖学和功能性疾病。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部分患者胸痛的病因系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选择性进行胃镜、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等检查,有利于寻找胸痛原因。

——内容来源:CCMTV消化频道】

 

 
 
 

问:患者术后,症状缓解,对此您有什么建议给到患者朋友吗?

早期需减少呕吐恶心症状的出现,此外,纪涛医生还说:“任何病人都有复发可能性,需注意生活习惯,避免做腹压高的动作,减少复发的机会;平时饮食不宜太饱太快,作息要规律,保持愉快心情。

——以上内容来自 纪涛医生

 

尾声

 

纪涛老师同时说道:“我平时都叮嘱患者回去好好注意生活习惯,并且给治疗的患者留下了联系方式,有什么问题也便于他们及时找到我,为了让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友可以在诊后有所交流,还特意建了一个患者群方便大家沟通“。此处格德君想说:遇到这样体贴入微又为患者处处着想的医生真是很幸运了,也希望患者朋友早日康复,远离胃食管反流病的折磨。

胃食管反流共享平台